http://blog.csdn.net/qy532846454/article/details/7882819
http://m.bianceng.cn/OS/Linux/201301/35179_6.htm
内核:2.6.34
TCP是应用最广泛的传输层协议,其提供了面向连接的、可靠的字节流服务,但也正是因为这些特性,使得TCP较之UDP异常复杂,还是分两部分[创建与使用]来进行分析。这篇主要包括TCP的创建及三次握手的过程。
编程时一般用如下语句创建TCP Socket:
1
|
|
由此开始分析,调用接口[net/socket.c]: SYSCALL_DEFINE3(socket)
其中执行两步关键操作:sock_create()与sock_map_fd()
1 2 3 4 5 6 |
|
sock_create()用于创建socket,sock_map_fd()将之映射到文件描述符,使socket能通过fd进行访问,着重分析sock_create()的创建过程。
1
|
|
从__sock_create()代码看到创建包含两步:sock_alloc()和pf->create()。sock_alloc()分配了sock内存空间并初始化inode;pf->create()初始化了sk。
1 2 3 4 5 6 |
|
sock_alloc()
分配空间,通过new_inode()分配了节点(包括socket),然后通过SOCKET_I宏获得sock,实际上inode和sock是在new_inode()中一起分配的,结构体叫作sock_alloc。
1 2 |
|
设置inode的参数,并返回sock。
1 2 3 4 |
|
继续往下看具体的创建过程:new_inode(),在分配后,会设置i_ino和i_state的值。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|
|
其中的alloc_inode() -> sb->s_op->alloc_inode(),sb是sock_mnt->mnt_sb,所以alloc_inode()指向的是sockfs的操作函数sock_alloc_inode。
1 2 3 4 5 |
|
sock_alloc_inode()中通过kmem_cache_alloc()分配了struct socket_alloc结构体大小的空间,而struct socket_alloc结构体定义如下,但只返回了inode,实际上socket和inode都已经分配了空间,在之后就可以通过container_of取到socket。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|
|
err = pf->create(net, sock, protocol, kern); ==> inet_create() 这段代码就是从inetsw[]中取到适合的协议类型answer,sock->type就是传入socket()函数的type参数SOCK_DGRAM,最终取得结果answer->ops==inet_stream_ops,从上面这段代码还可以看出以下问题:
socket(AF_INET, SOCK_RAW, IPPROTO_IP)这样是不合法的,因为SOCK_RAW没有默认的协议类型;同样socket(AF_INET, SOCK_DGRAM, IPPROTO_IP)与socket(AF_INET, SOCK_DGRAM, IPPROTO_TCP)是一样的,因为TCP的默认协议类型是IPPTOTO_TCP;SOCK_STREAM与IPPROTO_UDP同上。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|
|
sock->ops指向inet_stream_ops,然后创建sk,sk->proto指向tcp_prot,注意这里分配的大小是struct tcp_sock,而不仅仅是struct sock大小
1 2 3 4 |
|
然后设置inet的一些参数,这里直接将sk类型转换为inet,因为在sk_alloc()中分配的是struct tcp_sock结构大小,返回的是struct sock,利用了第一个成员的特性,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:
1 2 3 4 |
|
其中有些设置是比较重要的,如
1 2 3 4 |
|
创建socket后,接下来的流程会因为客户端或服务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,下面着重于分析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过程。典型的客户端流程:
connect() -> send() -> recv()
典型的服务器流程:
bind() -> listen() -> accept() -> recv() -> send()
客户端流程
发送SYN报文,向服务器发起tcp连接
1 2 3 4 |
|
查找到达[daddr, dport]的路由项,路由项的查找与更新与”路由表”章节所述一样。要注意的是由于是作为客户端调用,创建socket后调用connect,因而saddr, sport都是0,同样在未查找路由前,要走的出接口oif也是不知道的,因此也是0。在查找完路由表后(注意不是路由缓存),可以得知出接口,但并未存储到sk中。因此插入的路由缓存是特别要注意的:它的键值与实际值是不相同的,这个不同点就在于oif与saddr,键值是[saddr=0, sport=0, daddr, dport, oif=0],而缓存项值是[saddr, sport=0, daddr, dport, oif]。
1 2 3 4 5 6 7 8 9 |
|
通过查找到的路由项,对inet进行赋值,可以看到,除了sport,都赋予了值,sport的选择复杂点,因为它要随机从未使用的本地端口中选择一个。
1 2 3 4 5 6 |
|
状态从CLOSING转到TCP_SYN_SENT,也就是我们熟知的TCP的状态转移图。
1
|
|
插入到bind链表中
1
|
|
当snum==0时,表明此时源端口没有指定,此时会随机选择一个空闲端口作为此次连接的源端口。low和high分别表示可用端口的下限和上限,remaining表示可用端口的数,注意这里的可用只是指端口可以用作源端口,其中部分端口可能已经作为其它socket的端口号在使用了,所以要循环1~remaining,直到查找到空闲的源端口。
1 2 3 4 5 6 7 8 |
|
下面来看下对每个端口的检查,即//choose a valid port部分的代码。这里要先了解下tcp的内核表组成,udp的表内核表udptable只是一张hash表,tcp的表则稍复杂,它的名字是tcp_hashinfo,在tcp_init()中被初始化,这个数据结构定义如下(省略了不相关的数据):
1 2 3 4 5 6 7 8 |
|
从定义可以看出,tcp表又分成了三张表ehash, bhash, listening_hash,其中ehash, listening_hash对应于socket处在TCP的ESTABLISHED, LISTEN状态,bhash对应于socket已绑定了本地地址。三者间并不互斥,如一个socket可同时在bhash和ehash中,由于TIME_WAIT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状态,所以ehash又分成了chain和twchain,为TIME_WAIT的socket单独形成一张表。
回到刚才的代码,现在还只是建立socket连接,使用的就应该是tcp表中的bhash。首先取得内核tcp表的bind表 – bhash,查看是否已有socket占用:
如果没有,则调用inet_bind_bucket_create()创建一个bind表项tb,并插入到bind表中,跳转至goto ok代码段;
如果有,则跳转至goto ok代码段。
进入ok代码段表明已找到合适的bind表项(无论是创建的还是查找到的),调用inet_bind_hash()赋值源端口inet_num。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|
|
在获取到合适的源端口号后,会重建路由项来进行更新:
1
|
|
函数比较简单,在获取sport前已经查找过一次路由表,并插入了key=[saddr=0, sport=0, daddr, dport, oif=0]的路由缓存项;现在获取到了sport,调用ip_route_output_flow()再次更新路由缓存表,它会添加key=[saddr=0, sport, daddr, dport, oif=0]的路由缓存项。这里可以看出一个策略选择,查询路由表->获取sport->查询路由表,为什么不是获取sport->查询路由表的原因可能是效率的问题。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|
|
write_seq相当于第一次发送TCP报文的ISN,如果为0,则通过计算获取初始值,否则延用上次的值。在获取完源端口号,并查询过路由表后,TCP正式发送SYN报文,注意在这之前TCP状态已经更新成了TCP_SYN_SENT,而在函数最后才调用tcp_connect(sk)发送SYN报文,这中间是有时差的。
1 2 3 4 5 6 7 |
|
tcp_connect() 发送SYN报文
几步重要的代码如下,tcp_connect_init()中设置了tp->rcv_nxt=0,tcp_transmit_skb()负责发送报文,其中seq=tcb->seq=tp->write_seq,ack_seq=tp->rcv_nxt。
1 2 3 4 |
|
收到服务端的SYN+ACK,发送ACK
tcp_rcv_synsent_state_process()
此时已接收到对方的ACK,状态变迁到TCP_ESTABLISHED。最后发送对方SYN的ACK报文。
1 2 |
|
服务端流程
bind() -> inet_bind()
bind操作的主要作用是将创建的socket与给定的地址相绑定,这样创建的服务才能公开的让外部调用。当然对于socket服务器的创建来说,这一步不是必须的,在listen()时如果没有绑定地址,系统会选择一个随机可用地址作为服务器地址。
一个socket地址分为ip和port,inet->inet_saddr赋值了传入的ip,snum是传入的port,对于端口,要检查它是否已被占用,这是由sk->sk_prot->get_port()完成的(这个函数前面已经分析过,在传入port时它检查是否被占用;传入port=0时它选择未用的端口)。如果没有被占用,inet->inet_sport被赋值port,因为是服务监听端,不需要远端地址,inet_daddr和inet_dport都置0。
注意bind操作不会改变socket的状态,仍为创建时的TCP_CLOSE。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|
|
listen() -> inet_listen()
listen操作开始服务器的监听,此时服务就可以接受到外部连接了。在开始监听前,要检查状态是否正确,sock->state==SS_UNCONNECTED确保仍是未连接的socket,sock->type==SOCK_STREAM确保是TCP协议,old_state确保此时状态是TCP_CLOSE或TCP_LISTEN,在其它状态下进行listen都是错误的。
1 2 3 4 5 |
|
如果已是TCP_LISTEN态,则直接跳过,不用再执行listen了,而只是重新设置listen队列长度sk_max_ack_backlog,改变listen队列长也是多次执行listen的作用。如果还没有执行listen,则还要调用inet_csk_listen_start()开始监听。
inet_csk_listen_start()变迁状态至TCP_LISTEN,分配监听队列,如果之前没有调用bind()绑定地址,则这里会分配一个随机地址。
1 2 3 4 5 6 |
|
accept()
accept() -> sys_accept4() -> inet_accept() -> inet_csk_accept()
accept()实际要做的事件并不多,它的作用是返回一个已经建立连接的socket(即经过了三次握手),这个过程是异步的,accept()并不亲自去处理三次握手过程,而只是监听icsk_accept_queue队列,当有socket经过了三次握手,它就会被加到icsk_accept_queue中,所以accept要做的就是等待队列中插入socket,然后被唤醒并返回这个socket。而三次握手的过程完全是协议栈本身去完成的。换句话说,协议栈相当于写者,将socket写入队列,accept()相当于读者,将socket从队列读出。这个过程从listen就已开始,所以即使不调用accept(),客户仍可以和服务器建立连接,但由于没有处理,队列很快会被占满。
1 2 3 4 5 6 7 8 |
|
协议栈向队列中加入socket的过程就是完成三次握手的过程,客户端通过向已知的listen fd发起连接请求,对于到来的每个连接,都会创建一个新的sock,当它经历了TCP_SYN_RCV -> TCP_ESTABLISHED后,就会被添加到icsk_accept_queue中,而监听的socket状态始终为TCP_LISTEN,保证连接的建立不会影响socket的接收。
接收客户端发来的SYN,发送SYN+ACK
tcp_v4_do_rcv()
tcp_v4_do_rcv()是TCP模块接收的入口函数,客户端发起请求的对象是listen fd,所以sk->sk_state == TCP_LISTEN,调用tcp_v4_hnd_req()来检查是否处于半连接,只要三次握手没有完成,这样的连接就称为半连接,具体而言就是收到了SYN,但还没有收到ACK的连接,所以对于这个查找函数,如果是SYN报文,则会返回listen的socket(连接尚未创建);如果是ACK报文,则会返回SYN报文处理中插入的半连接socket。其中存储这些半连接的数据结构是syn_table,它在listen()调用时被创建,大小由sys_ctl_max_syn_backlog和listen()传入的队列长度决定。
此时是收到SYN报文,tcp_v4_hnd_req()返回的仍是sk,调用tcp_rcv_state_process()来接收SYN报文,并发送SYN+ACK报文,同时向syn_table中插入一项表明此次连接的sk。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|
|
tcp_rcv_state_process()处理各个状态上socket的情况。下面是处于TCP_LISTEN的代码段,处于TCP_LISTEN的socket不会再向其它状态变迁,它负责监听,并在连接建立时创建新的socket。实际上,当收到第一个SYN报文时,会执行这段代码,conn_request() => tcp_v4_conn_request。
1 2 3 4 5 6 7 8 |
|
tcp_v4_conn_request()中注意两个函数就可以了:tcp_v4_send_synack()向客户端发送了SYN+ACK报文,inet_csk_reqsk_queue_hash_add()将sk添加到了syn_table中,填充了该客户端相关的信息。这样,再次收到客户端的ACK报文时,就可以在syn_table中找到相应项了。
1 2 3 |
|
接收客户端发来的ACK
tcp_v4_do_rcv()
过程与收到SYN报文相同,不同点在于syn_table中已经插入了有关该连接的条目,tcp_v4_hnd_req()会返回一个新的sock: nsk,然后会调用tcp_child_process()来进行处理。在tcp_v4_hnd_req()中会创建新的sock,下面详细看下这个函数。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|
|
tcp_v4_hnd_req()
之前已经分析过,inet_csk_search_req()会在syn_table中找到req,此时进入tcp_check_req()
1 2 3 |
|
tcp_check_req()
syn_recv_sock() -> tcp_v4_syn_recv_sock()会创建一个新的sock并返回,创建的sock状态被直接设置为TCP_SYN_RECV,然后因为此时socket已经建立,将它添加到icsk_accept_queue中。
状态TCP_SYN_RECV的设置可能比较奇怪,按照TCP的状态转移图,在服务端收到SYN报文后变迁为TCP_SYN_RECV,但看到在实现中收到ACK后才有了状态TCP_SYN_RECV,并且马上会变为TCP_ESTABLISHED,所以这个状态变得无足轻重。这样做的原因是listen和accept返回的socket是不同的,而只有真正连接建立时才会创建这个新的socket,在收到SYN报文时新的socket还没有建立,就无从谈状态变迁了。这里同样是一个平衡的存在,你也可以在收到SYN时创建一个新的socket,代价就是无用的socket大大增加了。
1 2 3 4 5 6 |
|
tcp_child_process()
如果此时sock: child被用户进程锁住了,那么就先添加到backlog中__sk_add_backlog(),待解锁时再处理backlog上的sock;如果此时没有被锁住,则先调用tcp_rcv_state_process()进行处理,处理完后,如果child状态到达TCP_ESTABLISHED,则表明其已就绪,调用sk_data_ready()唤醒等待在isck_accept_queue上的函数accept()。
1 2 3 4 5 6 7 |
|
tcp_rcv_state_process()处理各个状态上socket的情况。下面是处于TCP_SYN_RECV的代码段,注意此时传入函数的sk已经是新创建的sock了(在tcp_v4_hnd_req()中),并且状态是TCP_SYN_RECV,而不再是listen socket,在收到ACK后,sk状态变迁为TCP_ESTABLISHED,而在tcp_v4_hnd_req()中也已将sk插入到了icsk_accept_queue上,此时它就已经完全就绪了,回到tcp_child_process()便可执行sk_data_ready()。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|
|
最后总结三次握手的过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