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://blog.csdn.net/DroidPhone/article/details/8017604
早期的内核版本中,进程的调度基于一个称之为tick的时钟滴答,通常使用时钟中断来定时地产生tick信号,每次tick定时中断都会进行进程的统计和调度,并对tick进行计数,记录在一个jiffies变量中,定时器的设计也是基于jiffies。这时候的内核代码中,几乎所有关于时钟的操作都是在machine级的代码中实现,很多公共的代码要在每个平台上重复实现。随后,随着通用时钟框架的引入,内核需要支持高精度的定时器,为此,通用时间框架为定时器硬件定义了一个标准的接口:clock_event_device,machine级的代码只要按这个标准接口实现相应的硬件控制功能,剩下的与平台无关的特性则统一由通用时间框架层来实现。
1. 时钟事件软件架构
本系列文章的第一节中,我们曾经讨论了时钟源设备:clocksource,现在又来一个时钟事件设备:clock_event_device,它们有何区别?看名字,好像都是给系统提供时钟的设备,实际上,clocksource不能被编程,没有产生事件的能力,它主要被用于timekeeper来实现对真实时间进行精确的统计,而clock_event_device则是可编程的,它可以工作在周期触发或单次触发模式,系统可以对它进行编程,以确定下一次事件触发的时间,clock_event_device主要用于实现普通定时器和高精度定时器,同时也用于产生tick事件,供给进程调度子系统使用。时钟事件设备与通用时间框架中的其他模块的关系如下图所示:
与clocksource一样,系统中可以存在多个clock_event_device,系统会根据它们的精度和能力,选择合适的clock_event_device对系统提供时钟事件服务。在smp系统中,为了减少处理器间的通信开销,基本上每个cpu都会具备一个属于自己的本地clock_event_device,独立地为该cpu提供时钟事件服务,smp中的每个cpu基于本地的clock_event_device,建立自己的tick_device,普通定时器和高精度定时器。
在软件架构上看,clock_event_device被分为了两层,与硬件相关的被放在了machine层,而与硬件无关的通用代码则被集中到了通用时间框架层,这符合内核对软件的设计需求,平台的开发者只需实现平台相关的接口即可,无需关注复杂的上层时间框架。
tick_device是基于clock_event_device的进一步封装,用于代替原有的时钟滴答中断,给内核提供tick事件,以完成进程的调度和进程信息统计,负载平衡和时间更新等操作。
2. 时钟事件设备相关数据结构
2.1 struct clock_event_device
时钟事件设备的核心数据结构是clock_event_device结构,它代表着一个时钟硬件设备,该设备就好像是一个具有事件触发能力(通常就是指中断)的clocksource,它不停地计数,当计数值达到预先编程设定的数值那一刻,会引发一个时钟事件中断,继而触发该设备的事件处理回调函数,以完成对时钟事件的处理。clock_event_device结构的定义如下: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|
|
2.2 全局变量clockevent_devices
系统中所有注册的clock_event_device都会挂在该链表下面,它在kernel/time/clockevents.c中定义:
1
|
|
2.3 全局变量clockevents_chain
通用时间框架初始化时会注册一个通知链(NOTIFIER),当系统中的时钟时间设备的状态发生变化时,利用该通知链通知系统的其它模块。
1 2 |
|
3. clock_event_device的初始化和注册
每一个machine,都要定义一个自己的machine_desc结构,该结构定义了该machine的一些最基本的特性,其中需要设定一个sys_timer结构指针,machine级的代码负责定义sys_timer结构,sys_timer的声明很简单:
1 2 3 4 5 6 7 8 |
|
通常,我们至少要定义它的init字段,系统初始化阶段,该init回调会被调用,该init回调函数的主要作用就是完成系统中的clocksource和clock_event_device的硬件初始化工作,以samsung的exynos4为例,在V3.4内核的代码树中,machine_desc的定义如下: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|
|
定义的sys_timer是exynos4_timer,它的定义和init回调定义如下: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|
|
exynos4_clockevent_init函数显然是初始化和注册clock_event_device的合适时机,在这里,它注册了一个rating为250的clock_event_device,并把它指定给cpu0: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|
|
因为这个阶段其它cpu核尚未开始工作,所以该clock_event_device也只是在启动阶段给系统提供服务,实际上,因为exynos4是一个smp系统,具备2-4个cpu核心,前面说过,smp系统中,通常会使用各个cpu的本地定时器来为每个cpu单独提供时钟事件服务,继续翻阅代码,在系统初始化的后段,kernel_init会被调用,它会调用smp_prepare_cpus,其中会调用percpu_timer_setup函数,在arch/arm/kernel/smp.c中,为每个cpu定义了一个clock_event_device:
1 2 3 4 |
|
percpu_timer_setup最终会调用exynos4_local_timer_setup函数完成对本地clock_event_device的初始化工作: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|
|
由此可见,每个cpu的本地clock_event_device的rating是450,比启动阶段的250要高,显然,之前注册给cpu0的精度要高,系统会用本地clock_event_device替换掉原来分配给cpu0的clock_event_device,至于怎么替换?我们先停一停,到这里我们一直在讨论machine级别的初始化和注册,让我们回过头来,看看框架层的初始化。在继续之前,让我们看看整个clock_event_device的初始化的调用序列图:
图3.1 clock_event_device的系统初始化
由上面的图示可以看出,框架层的初始化步骤很简单,又start_kernel开始,调用tick_init,它位于kernel/time/tick-common.c中,也只是简单地调用clockevents_register_notifier,同时把类型为notifier_block的tick_notifier作为参数传入,回看2.3节,clockevents_register_notifier注册了一个通知链,这样,当系统中的clock_event_device状态发生变化时(新增,删除,挂起,唤醒等等),tick_notifier中的notifier_call字段中设定的回调函数tick_notify就会被调用。接下来start_kernel调用了time_init函数,该函数通常定义在体系相关的代码中,正如前面所讨论的一样,它主要完成machine级别对时钟系统的初始化工作,最终通过clockevents_register_device注册系统中的时钟事件设备,把每个时钟时间设备挂在clockevent_device全局链表上,最后通过clockevent_do_notify触发框架层事先注册好的通知链,其实就是调用了tick_notify函数,我们主要关注CLOCK_EVT_NOTIFY_ADD通知,其它通知请自行参考代码,下面是tick_notify的简化版本: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|
|
可见,对于新注册的clock_event_device,会发出CLOCK_EVT_NOTIFY_ADD通知,最终会进入函数:tick_check_new_device,这个函数比对当前cpu所使用的与新注册的clock_event_device之间的特性,如果认为新的clock_event_device更好,则会进行切换工作。下一节将会详细的讨论该函数。到这里,每个cpu已经有了自己的clock_event_device,在这以后,框架层的代码会根据内核的配置项(CONFIG_NO_HZ、CONFIG_HIGH_RES_TIMERS),对注册的clock_event_device进行不同的设置,从而为系统的tick和高精度定时器提供服务,这些内容我们留在本系列的后续文章进行讨论。
4. tick_device
当内核没有配置成支持高精度定时器时,系统的tick由tick_device产生,tick_device其实是clock_event_device的简单封装,它内嵌了一个clock_event_device指针和它的工作模式:
1 2 3 4 |
|
在kernel/time/tick-common.c中,定义了一个per-cpu的tick_device全局变量,tick_cpu_device:
1 2 3 4 |
|
前面曾经说过,当machine的代码为每个cpu注册clock_event_device时,通知回调函数tick_notify会被调用,进而进入tick_check_new_device函数,下面让我们看看该函数如何工作,首先,该函数先判断注册的clock_event_device是否可用于本cpu,然后从per-cpu变量中取出本cpu的tick_device: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|
|
上面的tick_setup_device函数负责重新绑定当前cpu的tick_device和新注册的clock_event_device,如果发现是当前cpu第一次注册tick_device,就把它设置为TICKDEV_MODE_PERIODIC模式,如果是替换旧的tick_device,则根据新的tick_device的特性,设置为TICKDEV_MODE_PERIODIC或TICKDEV_MODE_ONESHOT模式。可见,在系统的启动阶段,tick_device是工作在周期触发模式的,直到框架层在合适的时机,才会开启单触发模式,以便支持NO_HZ和HRTIMER。
5. tick事件的处理–最简单的情况
clock_event_device最基本的应用就是实现tick_device,然后给系统定期地产生tick事件,通用时间框架对clock_event_device和tick_device的处理相当复杂,因为涉及配置项:CONFIG_NO_HZ和CONFIG_HIGH_RES_TIMERS的组合,两个配置项就有4种组合,这四种组合的处理都有所不同,所以这里我先只讨论最简单的情况:
1 2 |
|
在这种配置模式下,我们回到上一节的tick_setup_device函数的最后:
1 2 3 4 |
|
因为启动期间,第一个注册的tick_device必然工作在TICKDEV_MODE_PERIODIC模式,所以tick_setup_periodic会设置clock_event_device的事件回调字段event_handler为tick_handle_periodic,工作一段时间后,就算有新的支持TICKDEV_MODE_ONESHOT模式的clock_event_device需要替换,再次进入tick_setup_device函数,tick_setup_oneshot的handler参数也是之前设置的tick_handle_periodic函数,所以我们考察tick_handle_periodic即可: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|
|
该函数首先调用tick_periodic函数,完成tick事件的所有处理,如果是周期触发模式,处理结束,如果工作在单触发模式,则计算并设置下一次的触发时刻,这里用了一个循环,是为了防止当该函数被调用时,clock_event_device中的计时实际上已经经过了不止一个tick周期,这时候,tick_periodic可能被多次调用,使得jiffies和时间可以被正确地更新。tick_periodic的代码如下: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|
|
如果当前cpu负责更新时间,则通过do_timer进行以下操作:
更新jiffies_64变量;
更新墙上时钟;
每10个tick,更新一次cpu的负载信息;
调用update_peocess_times,完成以下事情:
更新进程的时间统计信息;
触发TIMER_SOFTIRQ软件中断,以便系统处理传统的低分辨率定时器;
检查rcu的callback;
通过scheduler_tick触发调度系统进行进程统计和调度工作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