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clude <pthread.h>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|
|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|
|
经常会遇到需要post提交东西的时候
这时候用curl是非常方便的
例子:
1 2 3 4 |
|
这里
-A "Mozilla/4.0 (compatible; MSIE 6.0; Windows NT 5.0)"
的意思就是申明自己用的是windows2000下的ie6的浏览器;
-e "http://www.xxx.com/poll.shtml"
的意思就是refer是这个页面;
-d后面的参数都是将用post方式提交到服务器去的
最后面的就是将要post到的url地址
mysql>use 数据库
然后用source,后面参数为脚本文件(如这里用到的.sql)
1
|
|
1
|
|
配合git做数据库备份, 加 –skip-extended-insert 不要合并插入数据。
1
|
|
导出单个数据表结构(包含数据)
1 2 3 |
|
导出整个数据库结构(不包含数据)
1
|
|
MySQL 当记录不存在时插入,当记录存在时更新 网上基本有三种解决方法。
假设有一个主键为 client_id 的 clients 表,可以使用下面的语句:
1 2 3 4 5 6 |
|
1 2 3 4 5 6 |
|
使用 dual 做表名可以让你在 select 语句后面直接跟上要插入字段的值,即使这些值还不存在当前表中。
1
|
|
如果您指定了ON DUPLICATE KEY UPDATE,并且插入行后会导致在一个UNIQUE或PRIMARY KEY中出现重复值,则执行旧行UPDATE。例如,如果列a被定义为UNIQUE,并且包含值1,则以下两个语句具有相同的效果:
1
|
|
如果行作为新记录被插入,则受影响行的值为1;如果原有的记录被更新,则受影响行的值为2。
注释:如果列b也是唯一列,则INSERT与此UPDATE语句相当:
1
|
|
如果a=1 OR b=2与多个行向匹配,则只有一个行被更新。通常,您应该尽量避免对带有多个唯一关键字的表使用ON DUPLICATE KEY子句。
您可以在UPDATE子句中使用VALUES(col_name)从INSERT…UPDATE语句的INSERT部分引用列值。换句话说,如果没有发生重复关键字冲突,则UPDATE子句中的VALUES(col_name)可以引用被插入的col_name的值。本函数特别适用于多行插入。VALUES()函数只在INSERT…UPDATE语句中有意义,其它时候会返回NULL。
示例:
1
|
|
本语句与以下两个语句作用相同:
1
|
|
当您使用ON DUPLICATE KEY UPDATE时,DELAYED选项被忽略。
我们在使用时可能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。如果一个表在一个字段上建立了唯一索引,当我们再向这个表中使用已经存在的键值插入一条记录,那将会抛出一个主键冲突的错误。当然,我们可能想用新记录的值来覆盖原来的记录值。如果使用传统的做法,必须先使用DELETE语句删除原先的记录,然后再使用INSERT插入新的记录。而在MySQL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,这就是REPLACE语句。使用REPLACE插入一条记录时,如果不重复,REPLACE就和INSERT的功能一样,如果有重复记录,REPLACE就使用新记录的值来替换原来的记录值。
使用REPLACE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将DELETE和INSERT合二为一,形成一个原子操作。这样就可以不必考虑在同时使用DELETE和INSERT时添加事务等复杂操作了。
在使用REPLACE时,表中必须有唯一索引,而且这个索引所在的字段不能允许空值,否则REPLACE就和INSERT完全一样的。
在执行REPLACE后,系统返回了所影响的行数,如果返回1,说明在表中并没有重复的记录,如果返回2,说明有一条重复记录,系统自动先调用了DELETE删除这条记录,然后再记录用INSERT来插入这条记录。如果返回的值大于2,那说明有多个唯一索引,有多条记录被删除和插入。
REPLACE的语法和INSERT非常的相似,如下面的REPLACE语句是插入或更新一条记录。
1
|
|
插入多条记录:
1 2 |
|
REPLACE也可以使用SET语句
1
|
|
上面曾提到REPLACE可能影响3条以上的记录,这是因为在表中有超过一个的唯一索引。在这种情况下,REPLACE将考虑每一个唯一索引,并对每一个索引对应的重复记录都删除,然后插入这条新记录。假设有一个table1表,有3个字段a, b, c。它们都有一个唯一索引。
1
|
|
假设table1中已经有了3条记录
1 2 3 4 |
|
下面我们使用REPLACE语句向table1中插入一条记录。
1
|
|
返回的结果如下
1
|
|
在table1中的记录如下
1 2 |
|
我们可以看到,REPLACE将原先的3条记录都删除了,然后将(1, 2, 3)插入。总结:虽然没有具体测试,感觉第一种最费资源了(只是感觉),不过你要是没有主键的话也只能用他了。第二种和第三种的区别是:1)insert是先尝试插入,若主键存在则更新。REPLACE是先尝试插入,若主键存在则删除原纪录再插入。2)如果有多个唯一关键字发生冲突(不同关键字的冲突发生在不同记录),比如现在有2个字段2条记录冲突了(没条记录冲突一个字段),则insert是选择排序后在前面的一条进行更新,REPLACE是删除那两条记录,然后插入新记录。
1 2 |
|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|
|
语法:
1 2 3 4 5 |
|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|
|
语法:Show Triggers;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|
|
也可在triggers表中查看触发器信息: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|
|
1
|
|
1
|
|
例如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|
|